文/李庆安
“下德”与“上义”的边界问题,是《道德经》研究的难题之一。如果从王弼(226-249)的《老子注》开始计算,这个难题至少有1700多年的历史。
要完整而准确地理解老子的智慧,并将老子的智慧针对性地应用于当代社会,须先破解这个难题。
那么,什么是“下德”与“上义”的边界问题呢?
为此,我们有必要先阅读楼宇烈教授(2016)校释的《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第三十八章的相关章句: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按照这种注解与校释,“下德”与“上义”的特征相互重叠。如果这种重叠可以成立,伟大的老子几乎不可能同时提出“下德”与“上义”的概念。
我们大胆地推测,这种重叠的根源在于,经过无数次的辗转传抄,经过无数次的以讹传讹,《道德经》遭受了错误的注解与校释。
这种重叠是因王弼(226-249)本人的注解错误?还是因后人的传抄错误?
这个问题异常复杂,已经超越本文的主题,恕不再赘述。
为了破解“下德”与“上义”特征相互重叠的难题,我们特别构建了行为境界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行为境界结构模型
由图1可知,根据行为境界的高低,行为境界结构模型将行为分为五类:上德行为、下德行为、上仁行为、上义行为和上礼行为。
无疑,“上德”“下德”“上仁”和“上义”的特征,均涉及两个维度:
(1)从“为之”到“无为”的维度;
(2)从“有以为”到“无以为”的维度。
从“为之”到“无为”的维度,是就行为与道(客观规律)的吻合度而言。
“为之”与道部分吻合,但是,附加了一些人为因素;“无为”与道完全吻合,没有附加任何人为因素。
从“有以为”到“无以为”的维度,是就行为的功利心而言,“有以为”有功利心,期待他人报答;
“无以为”全然没有功利心,不期待他人报答。
显然,“上德”的特征与道完全吻合,同时,全然没有功利心。
“下德”的特征与道完全吻合,然而,有功利心。
“上仁”的特征与道部分吻合,也无功利心。
“上义”的特征与道部分吻合,不过,有功利心。
“上礼”的特征与道部分吻合,但是,已经失去了感召力,没有得到他人的积极响应,他只能强迫他人服从了。
“上礼”与“为之”有关系,不过,与“无为”“无以为”和“有以为”都没有关系,因此,在图1中,“上礼”安放在靠近“为之”的圆圈之外。
必须指出,关于“下德”的特征,历来争议很大,主要有三种观点:
(1)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2)下德为之而无以为;
(3)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王弼(226-249)、林希逸(1193-1271)和释德清(1546-1623)等人均持第一种观点,范应元(南宋理宗年间人)持第二种观点,马其昶(1855—1930)持第三种观点(陈鼓应,1984, pp.212-217;林希逸,2010, p.41;释德清,2009, p.89)。
按照第一种观点,“下德”与“上义”的特征相互重叠。
按照第二种观点,“下德”与“上仁”的特征相互重叠。
按照第三种观点,“下德”的特征是独立的,与“上义”或“上仁”的特征都不重叠。
此外,第三种观点也能够对应于“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的含义:下德出于有心,念念不忘,期待他人报答,所以,是无德的表现(释德清,2009, p.89)。
基于行为境界结构模型,我们采用第三种观点。
上德行为,亦即“上德”境界的行为。在《西游记》中,孙悟空遇到难事而去求观音菩萨帮忙,观音菩萨都会鼎力相助。观音菩萨的援助行为不仅与道完全吻合,没有附加任何人为因素,而且全然没有功利心,因此,可纳入上德行为的范畴。
上义行为,亦即“上义”境界的行为。在《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期间,在宴会上,鸳鸯与王熙凤为了讨好贾母,故意捉弄刘姥姥。刘姥姥非常合作,故意装疯卖傻,换来了贾府老少主子们的一片笑声。事后,她意外地得到了许多银子和吃穿日用之物。刘姥姥的合作行为与道部分吻合,也有功利心,因此,可纳入上义行为的范畴。
只要理解上德行为和上义行为的要义,下德行为、上仁行为和上礼行为的要义均不言自明。
无疑,行为境界结构模型是将现代西方心理学与古代中国老子智慧有机整合的产物。该模型不仅利于“下德”与“上义”边界的有效划定,而且利于老子智慧与心理学的无缝嫁接。
特别说明:“下德与上义之辨”一文,主要摘抄于《基于中国文化的人格与动机理论:中国人格模型与关键需要理论》一文。
参考文献
老子(2016).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王弼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李庆安 (2016).基于中国文化的人格与动机理论:中国人格模型与关键需要理论.心理科学,39(2),497-511.
【关联阅读】
温馨提示:横线象征链接。点击横线,直通链接。
学 习 辅 导 |
咨 询 热 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