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中古”,谓文王时。
羲皇之《易》有画而已,三画之卦虽有名,而六画之卦未有名。
文王始名六画之卦,而系之以辞,《易》道几微,而至此复兴也。
卦名及辞,皆前所未有,故不云“述”,而云“作”。
作《易》在羑里时,故云“其有忧患乎”。
盖于其名卦,而知其有忧患也。
下文举九卦之名,以见其忧患之意。
是故履,德之基也;
谦,德之柄也;
复,德之本也;
恒,德之固也;
损,德之修也;
益,德之裕也;
困,德之辨也;
井,德之地也;
巽,德之制也。
“履”,践行也。“基”如筑土之下址,积累之所始也。
“谦”,恭让也。“柄”,所执持者也。
“复”,反也。孟子谓:“君子必自反也。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已。”如木之反也,本归根也。
“恒”,常久也。“固”谓常守而不变也。
“损”者,减损,谓消除其私欲也。“修”谓完补其阙也。
“益”者,増益,谓充长其善端也。“裕”,如加厚其衣也。
“困”,厄穷也。“辨”者,识之明。孟子谓:“人之徳慧术智,存乎疢疾。”因身之困,而心识开明也。
井不动,而及物之惠普遍,犹地之静,而成物之功广博。
“巽”者,柔顺卑下以入,则无处而不可入,如利刀之裁制布帛,随其长短而裁之,无不如意也。
始之以实践,继之以自谦。人不我是,而自反。己之所守,必有常。损其不善,益其善,虽处困,而识愈明。身不可动,而不忘及物。柔顺卑下,无入而不自得。此九字之义,皆处忧患之道也。
履,和而至;
谦,尊而光;
复,小而辨于物;
恒,杂而不厌;
损,先难而后易;
益,长裕而不设;
困,穷而通;
井,居其所而迁;
巽,称而隐。
上文初陈九卦之名,取其字义而已。
此再陈,乃取卦义。项氏曰:“释卦之两体,九句皆以相反成文。
”朱子曰:“如《书》之九徳。”
澄案:“和”谓兑之説,“至”谓乾之健。盖虽与物无乖,而行必造极也。乡原之阉然媚世,而不可入尧舜之道,则履之和而不至者。
“尊”谓坤地之卑,而尊之使居艮上。“光”谓艮山虽下于坤,而自不失其为髙。己处人下,疑若晦昩而不光,然谦则虽尊他人,而己亦光也。
“小”谓震一阳之动。“辨于物”谓珅众阴之顺。一阳之复甚微,犹君子之自反,所操甚约也。然阳复于内虽微,而阴顺于外则众,犹君子一自反,而横逆者皆顺,非明于接物,不能也。
“杂”谓其事不一,震雷之时复一鸣似之;“不厌”如言学不厌,巽风之无日不有似之。行事不一而始终不厌倦,所以为《恒》也。
“先难”谓方损之初,如浚兑泽于下,而畚土以上也。“后易”谓既损之后,如艮山之静止,而受土以成其髙也。
“长裕”谓日益。“设”谓施为之虚假,如设使设或之説。揠苗而长之,其苗非实有长裕也,虚假所为尔。震雷之声,则实能助益巽风之势,而不虚假也。
“穷”谓兑泽涸于上,“通”谓坎水流于下。或谓《彖传》之“险而説”,亦“穷而通”之义。彼盖合上下二徳,以释“《困》:亨”,与此不同也。
“居其所”谓巽之二阳在下体,水之在井中者也。“迁”谓坎之一阳在上体,水之汲而上,以及物者也。
“称”谓巽二阳在阴之前,二阳体钧,其重不偏,如称物之平。“隐”谓巽一阴入阳之内,为卦之主,以事二君,而人莫知其所以能入二阳之故。
履、复、损、井,取义以下体为先;谦、恒、益、困,取义以上体为先;巽,八纯重卦,但就一体取二义,而二体皆然。
履以和行,
谦以制礼,
复以自知,
恒以一德,
损以远害,
益以兴利,
困以寡怨,
井以辨义,
巽以行权。
此章三陈九卦,先后有浅深。
初陈杂举卦名,而每字之下,先就人身言之,以明其字义,未及卦义也;
再陈乃于卦名之下, 説上下二体之义;
三陈则卦名一字之中,包含上文所説卦体二义,非専指卦名一字言也。“以”犹《象传》“君子以”之“以”,谓取此卦之义,用之于人事也。
践行之履,在人为徳之基,故名下兑、上乾之义曰履。其义兑和而乾至。人则以此履卦之义而“和行”。“和行”谓所行无乖忤也。
恭让之谦,在人为徳之柄,故名上坤、下艮之卦曰“谦”。其义坤尊而艮光,人则以此谦卦之义而“制礼”。“礼”者,恭敬、退让、自卑而尊人。“制礼”谓制为仪则也。
自反之复,在人为徳之本,故名下震、上坤之卦曰“复”。其义震小而辨于坤之物。人则以此复卦之义而“自知”。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惟自知反己,不责人之不亲、不治、不答也。
常久之恒,在人为徳之固,故名上震、下巽之卦曰“恒”。其义震之雷杂,而巽之风不厌。人则以此恒卦之义而“一徳”。“一”谓终始如一也。
减省之损,在人为徳之修,故名下兑、上艮之卦曰“损”。其义先损兑之泽难,而后成艮之山易。人则以此损卦之义而“远害”。为不善者,有害于己。减损其不善,所以远去其害也。
増多之益,在人为徳之裕,故名上巽、下震之卦曰“益”。其义巽之风长裕,而震之雷不设。人则以此益卦之义而“兴利”。为善者有利于己,増益其善,所以兴起其利也。
厄穷之困,在人为徳之辩,故名上兑、下坎之卦曰困。其义兑穷而坎通。人则以此困卦之义而“寡怨”。知命安分者,虽厄穷患难而无怨,寡之以至于无也。
掘地得泉之井,在人为徳之地,故名下巽、上坎之卦曰井。其义巽居其所而坎迁。人则以此井卦之义而辨义。己之恵泽及人者,义也。
柔顺卑下以入之巽,在人为徳之制,故羲皇三画之卦名巽,文王名六画之重卦亦曰巽,其义上中二阳宜称于外,而下之一阴隐伏于内。人则以此重巽之义而“行权”。“行”谓不定在一处。“权”者,称锤,前却无定。以等物之轻重,而取衡之平,时中是也。
六十四卦,其可以处忧患者,不止于九。夫子姑举其大概尔。五十六重卦,举八卦,七之一也。纯卦举一卦,八之一也。
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临川郡崇仁县(今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元朝大儒,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
吴澄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南宋末年,考中乡试。南宋灭亡后,隐居家乡,潜心著述,人称“草庐先生”。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出任国子监丞。至定元年(1321年),任翰林学士。
泰定元年(1324年),作为经筵讲官,敕修《英宗实录》,参与核定《老子》《庄子》《大玄经》《乐律》《八阵图》等,对《易》《春秋》《礼记》及郭璞《葬书》。
元统元年(1333年),病逝,享年八十五岁,获封临川郡公,谥号“文正”。
吴澄与许衡齐名,并称“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
参考文献
[元]吴澄(2006).易纂言(王新春、吕颖、周玉凤 点校).济南:齐鲁书社.
【关联阅读】
温馨提示:横线象征链接。点击横线,直通链接。
学 习 辅 导 |
咨 询 热 线 |